和諧發展
您的當前位置:首頁 > 和諧發展
從2015年8月來到理塘縣禾尼鄉安洼村,掛職村第一書記已整整兩年了,即將離任之際,回顧兩年來駐村幫扶工作,既有欣慰,也有遺憾。
擺正心態 轉變角色
作為一名國有企業的技術管理人員到藏區農村基層工作,心中的擔心和不安可想而知。作為州里下派的第一批村支部書記,充分體現組織對我的信任和重托。雖然這是一份極富挑戰性的工作,但有組織和上級領導的關懷,有公司黨委的支持,溝溝坎坎都算不了什么。我及時調整心態,下決心努力干好這個小小的村官,主動與村民打成一片,與村兩委班子成員和村民融洽和諧相處,及時學習掌握上級政策,結合村里實際情況,轉變觀念,融入村兩委工作,與大家搞好團結協作,為我接下來當好第一書記角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深入調查 制訂規劃
駐村后,先從了解村情、民情入手,尋找工作的著力點和突破口,謀劃未來脫貧與發展之路。通過實地走訪群眾和三老干部,主動與牧民談心交朋友,基本摸清了安洼村人員結構情況,掌握了該村住房條件、水、路、橋、電、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家底。對當地的產業發展現狀、能力培養建設進行了評估,充分關注了新村建設、生態建設、醫療衛生現狀、社會保障現狀、文化惠民政策等情況。編寫調研報告,制定工作計劃和村發展規劃,完善村規民約。
抓好黨建 帶動全局
積極做好農村黨建基礎工作。利用農民夜校這個平臺,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州委有關會議精神,宣傳黨和國家的扶貧與富民政策。以州委“六大戰略”和思想大解放、能力大提升、工作大見效為主題的“大討論”活動為指導,按照縣委黨建引領、“三亮一升”活動為依托,抓好村黨組織建設,完善和健全了村兩委規章制度。通過教導、指引、從旁協助,以村民自治為主,按照“抓黨建、助發展、保穩定”的方針,在黨和群眾之間搭起一座橋梁。通過用“真心、細心、決心”的工作態度,全身心投入脫貧攻堅工作中。
打好基礎 小事做起
樹立民生無小事的理念,從牧民關心的小事、實事做起,做好扶貧的基礎性工作。做到情為民所系、利為民所謀。駐村幫扶期間,完成了對黨群服務中心的重新裝修,使村兩委的工作有了活動場所。2016年在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上,為村里打了兩口深井,解決了廣大牧民冬季飲水難的問題。2017年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幫助下,對入村道路25.8公里進行了全面改造并硬化。使安洼村的水、電、路、橋、信息建設等民生工程得到了大力改善。期間為每戶建檔立卡戶申請了2萬元的扶貧小額信貸,為貧困戶發展創業提供了資金支持。為全村牧民經濟發展創建了增收渠道。
開展結對幫扶,構建和諧新村。凝聚人心,真抓實干。利用特殊節日和季節性特征開展工作,在藏歷新年為貧困戶送慰問品;幫扶單位四川里伍銅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全村牧民送去價值12040元的棉被;在“七.一”建設黨節慰問了困難黨員,開展活動,發展了新黨員,拉近了黨群干群關系。
產業扶貧 突出重點
加強項目建設和管理,有序建立村集體經濟項目。2016年四川里伍銅業股份有限公司資助幫扶資金30萬元,注冊成立了第一個合作社——理塘縣禾尼鄉安洼村集體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,為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打開了突破口。2017年里伍銅業公司再次資助30萬元,壯大了合作社的規模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,扶貧產業的初步搭建,增強了安洼村自我造血能力,為本村2018年摘帽脫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任重道遠 再接再厲
在駐村的兩年中,帶著黨和公司的厚望,將自己的滿腔熱血溶于這里,雖然這條路崎嶇不平,滿眼泥濘,但自己捧著一顆心來,不帶半根草去,用平凡的勞動為扶貧大業盡微薄之力,用熱情之火去溫暖高寒偏僻的土地、溫暖藏族同胞的心靈,喚起貧困群眾戰勝貧困的希望與信心。
馬上就要離任了,但合作社的運作方案還需細化,所波澤真等2戶房屋重建還未完工,村適齡兒童學前班建設和村衛生室村醫的事情還待落實……我會繼續關注這里的扶貧工作,我相信,我的繼任者會接過我的擔子,做好我還沒來得及完成的工作,我更相信,在上級黨委統一領導下,在公司黨委大力支持下,安洼村的脫貧攻堅任務將如期完成,脫貧奔康目標指日可待。